首页
关于
博客
为DXCC而生的Shields.io徽章 image

为DXCC而生的Shields.io徽章

我花了两个月,给自己搭建了一个数字花园。为了庆祝小花园开张,特意做了一个Node.js项目,可以把 DXCC 挂出来秀一下,像这样:

图片

新项目 LoTW-DXCC-Stats

无线电老中医们都知道, DXCC是用生命换来的 ,所以挂出来秀一下不过分吧。

这个项目可以帮你从LoTW获取最新的通联统计,生成JSON数据文件。然后,你就可以拥有 为DXCC而生的 Shields.io 徽章 了。

当然,这个项目有点小门槛,它属于程序猿的小美满,懂的来吧。

https://github.com/BG6LH/lotw-dxcc-stats

喜欢它的话,可以请我喝杯咖啡。

我的数字花园

话说,不知不觉在微信公众号上搬砖六年了。

回想当初,娃的降生,让我重新捡回了业余无线电这个爱好。你不要不信,真的是托娃的福。

我跟家里人说,希望给他留下一个“为人生带来增值”的业余爱好。我用排除法排除了摄影、钓鱼、麻将……掼蛋……最后就剩下业余无线电了。

一边玩一边学,我从网上翻出来不少无线电老中医的偏方,整理成自己的学习笔记,又发回到网上。我始终信奉,好记性不如烂笔头。六年间笔耕不辍,业余无线电也给我的生活带来不少温度,尤其在那些戴着口罩度过的时光里。

六年前的AI远不像今天这般高歌猛进。当时能把英语翻译成利索的中文就已经很难得了。而如今娃才刚上小学,AI不仅能精准检索丰富的业余无线电知识,还能像个老中医一样,像模像样地解答你的问题。这变化简直是一日千里,乃至于唤醒了我内心里那个“沉睡的小五郎”。

作为一个互联网老兵,我深谙 “不懂摩尔斯电码的前端工程师不是好司机” 这个道理。于是,今年劳动节,我决心重建自己的数字小花园,把那些曾经敝帚自珍、如今发霉在“微信公众号”这个小作坊里的80多篇笔记,重新整理出来,放归属于人民互联网的数字海洋。

我的技术栈选的是 11ty + tailwind,欢迎随时来逛逛。

我不会放弃微信公众号这个阵地,两边会保持同步更新。至少有些写错的文章,我可以在花园里纠正过来。慢慢拾掇吧。

花园西门在 https://bg6lh.github.io  。当然还有一个东门,据说不出院墙也可推门而入  https://bg6lh.netlify.app/


原文发表于我的微信公众号 BG6LH - 为DXCC而生的Shields.io徽章